11月24-26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主办的 “全国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交流大会” 在厦门市成功举办。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原司长任树本,福建省发改委环资处处长邱士利,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经济师、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会长郑朝晖、中国环保集团执行董事、副会长周康,秘书长张大勇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万豪能源董事长杨美蓉受邀参加此次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01杨美蓉董事长做会议主旨发言
受国人饮食结构影响,厨余(含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一直是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一个痛点。如何有效打通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末端产业链,已成为国家和业内高度关注的焦点。
本次会议上,杨美蓉董事长发表了题为《生物天然气液化工艺及产业化新模式解析》的主旨演讲。她表示,中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每年会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变废为宝,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并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万豪能源自主研发的生物天然气液化技术以各类城乡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干式厌氧发酵、脱酸、脱硫、压缩、液化等工艺环节,将生产的沼气净化提纯,生产LNG和液态CO2,沼渣生产有机肥,可以实现沼气的高值高效利用,形成可持续循环发展的绿色低碳新模式。公司可提供一体化的沼气综合利用系统及设备解决方案,适用于生物天然气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综合性开发与运营。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于积极推动沼气行业产业化,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Tips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生物天然气作为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燃气新兴产业,将纳入国家能源体系,要强化统筹协调,发挥市场作用,建立产业体系,以产业化方式推进发展生物天然气产业,到2025年产量超过100亿立方米,2030年超过200亿立方米。
02全国厨余(餐厨)资源化技术交流大会
会上任树本司长、郑朝晖会长分别进行了致辞。任树本在致辞中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城镇人居环境改善,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做好厨余、餐厨垃圾的处理工作是国家资源化利用、循环利用的重要内容,需要注重几大原则:首先,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为末端处理打下基础;第二,要建立完善收运体系,建立生产者责任衍生制度,做到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第三,要探索就地处理、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模式;第四,要提升处理技术的协同性,科研需要与政策和实践相结合;最后,希望行业协会更好的发挥平台作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在政策、技术、投融资、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更好的平台和交流渠道。
郑朝晖会长在致辞中介绍,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进,厨余垃圾的收集量逐年增加,按照全国城镇人口平均垃圾产生量进行测算,我国厨余垃圾设施的日处理规模至少应达到30万吨。而根据行业统计,目前我国厨余垃圾设施的日处理规模不到3万吨,该领域已成为我国城镇设施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一环。郑朝晖会长在致辞中预计,我国厨余垃圾设施未来的投资潜力超过1500亿,而每年的运营费用预计也将超过200亿元,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将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技术交流会上,清华大学教授刘建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天学、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中节能咨询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袁宝荣、万豪能源董事长杨美蓉、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环境三所副总工邓海文、重庆大学教授王小铭、广州市城管局二级调研员熊孟清、德国GIZ废弃物与循环经济领域主任钱名宇、丹麦食品及生物质产业集群国际合作部经理Claus Mortensen等十余位学者、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在交流大会上做了专题报告。探讨的重点在于我国现行垃圾分类政策下,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效率和附加值,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03参观考察厦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厂
参会人员前往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厂参观考察,现场观摩了德STRABAG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在厦门垃圾分类末端处置环节的应用。